宣傳導向性要高。人大工作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設,涉及到依法治國,除了宣傳導向性要強之外,還必須導向性要高,不能流入一般化。首先要求指導思想高,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要以新時期黨對人大工作要求為指導;其次宣傳目的定位要高,人大宣傳必須緊緊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圍繞推動民主政治建設,圍繞人大工作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來開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方人大宣傳工作的鮮明特色和強大活力。
宣傳角度要新。別人嚼過的饃饃不香,地方人大宣傳不可“炒剩飯”,更不可“跟著感覺走”,必須要跳出枯燥、呆板的法律條文和程序。首先要求在思想內容上要新,要求宣傳者不斷深入實踐,積極調研,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人大工作實踐中挖掘新意,捕捉新亮點,總結新經驗;其次在表現形式上要新,在當今社會已經步入信息化的時代,既要保留長篇大論的份量,更要發(fā)揮出短平快“豆腐塊”文章的作用;既要注重新聞特寫,消息報道,又要注重理論挖掘;既要注重消息通訊的報道,又要注重言論特寫的份量;既要寫事,又要寫人,提倡百花齊放。再次要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研究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要見仁見智,找出人大工作的頻頻閃光點,避免流入程序化、條文性的窠臼,要尋找新感覺,表達出新意。
宣傳手段要先。“人無我有,人有我先。”人大工作的不斷創(chuàng)新要求人大宣傳工作與時俱進,宣傳手段的先進性是宣傳工作與時俱進的保證。首先除了發(fā)揮原有的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的主陣地作用外,還要積極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如可以在刊物專門辟出人大工作專欄專版,集中力量宣傳民主政治、人大制度建設。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各種媒體的優(yōu)勢,采用多種報道形式和多種文章體裁,寓教于樂,使宣傳貼近基層,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增強宣傳實效;再次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聲光效果好的廣播、電視、多媒體網絡,直觀地把人大工作報道出來。
宣傳內容要實。人大宣傳報道要求真實,這是人大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的基礎,也是地方人大宣傳工作保持鮮活生命力的源泉。內容的真實性要求報道必須來自于實踐生活,來自宣傳者的扎實工作,而非道聽途說,閉門造車;突出宣傳內容的實,要求我們忌寫虛假的報道,浮夸式的報道,捕風捉影式的報道和嘩眾取寵式的報道;突出宣傳內容的實還要求我們在報道人大新聞時不要做過多的評價,不要過多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要天花亂綴地大加修飾,而應以樸實的語言,用典型的事實來表明觀點、表明主題,做到順其自然,水到渠成。(責任編輯:陳柳)
來源:原創(chuàng)
作者:金若水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