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1日在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
省財政廳廳長鄭建新
省財政廳廳長鄭建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現將全省2014年決算、2015年上半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查。
一、2014年全省及省級財政決算情況
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有關決議,財政改革和發(fā)展取得了新進展,決算情況總體良好。
?。ㄒ唬┮话愎差A算收支決算情況
收入方面: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36.1億元,比上年增加321.1億元,增長9.7%,為預算的98.2%,比向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報告的執(zhí)行數增加6.4億元,主要是決算清理期間收入增加。其中,地方收入2262.8億元,增長11.4%,實現了12%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上劃中央收入1373.3億元,增長6.9%。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0.6億元,比上年增加87.3億元,增長10.7%,為預算的101.8%。其中,地方收入342.4億元,增長4.6%,比年初預算增加1.6億元(年初編制省級地方收入預算時,剔除上年部分一次性非稅收入后按增長12%測算,實際預期增幅為4.1%);上劃中央收入558.2億元,增長14.8%。
分結構來看,全省稅收收入2811.8億元,增長8.9%。其中,增值稅703.8億元,為預算的92.3%,增長3.4%,剔除營改增帶來的稅收轉移50.8億元后,下降了2.7%;消費稅558.3億元,為預算的101.6%,增長13.6%,增長較快主要是卷煙行業(yè)的拉動作用;營業(yè)稅470.9億元,為預算的94.2%,增長4.4%,低于預算主要是營改增的影響;企業(yè)所得稅388.2億元,為預算的101.4%,增長14.2%;個人所得稅141.4億元,為預算的99.5%,增長11.1%。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824.3億元,為預算的101.4%,增長12.7%,占地方收入的比重為36.4%,與上年基本持平。
省級地方收入超收1.6億元是去年全省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實行省與市縣按3:7的比例分享后帶來的新增收入,屬于市縣財力,已通過結算安排給市縣。
支出方面: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17.4億元,比上年增長7%,比向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報告的執(zhí)行數減少7.2億元,主要是部分市縣根據決算清理情況對賬務進行了調整。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1.2億元,下降26.8%,出現下降主要是部分省級支出改列市縣支出。按照中央統一要求,從2014年起,將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公路等專項資金由以前通過省級平臺公司或財政專戶轉撥、列省本級支出,改為直接下達市縣、列市縣支出。全省主要支出科目完成情況及重點支出政策如下:
農林水支出557.6億元,增長8%。啟動實施“百企千社萬戶”、“百片千園萬名”工程,加快推進病險水庫治理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省級集體和個人生態(tài)公益林補償標準由12元/畝提高到15元/畝,進一步擴大農業(yè)保險品種和承保范圍。
教育支出833.3億元,增長2.9%。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補助標準由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了4元;啟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城區(qū)中小學免學費的生均補助標準同步提高到了800元、600元;新出臺研究生國家助學金、學業(yè)獎學金政策,實現了資助制度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蓋。
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661.8億元,增長5.7%。企業(yè)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水平提高10%,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保險基礎養(yǎng)老金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5元,按照城市330元/人.月、農村165元/人.月劃定全省統一的低保指導標準,標準線以下458萬名困難群眾領取了低保補助。
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22.2億元,增長9.9%。新農合、城鎮(zhèn)居民醫(y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80元/人.年提高到320元/人.年,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由30元提高到35元,全面實施城鄉(xiāng)統一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制度。
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137.5億元,增長5%。支持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一輪“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湘江干流兩岸畜禽退養(yǎng)、重點區(qū)域污染治理等重點工程;支持關閉9萬噸以下落后小煤礦,出臺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政策。
住房保障支出208.3億元,增長19.3%。完善“兩房兩棚”建設的財政補助政策,提高省級配套標準,省級補助資金比上年增長了1.6倍。
省級預備費預算10億元,全部用于自然災害等突發(fā)事件處置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根據具體使用方向列入相關支出科目,其中,公共安全支出0.2億元,農林水支出2.5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2.8億元,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3億元,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1.2億元。
2014年省級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余額為56.8億元,編制2015年預算時從基金中調出16.9億元,當前余額為39.9億元。
2014年,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對全省政府性債務進行了全面清理核查,結果已經上報國務院,待中央核準后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zhèn)鶆盏囊?guī)模、結構、償還等情況。截止2014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債券余額為526億元,其中,省級254.6億元,市縣271.4億元。
經匯總,2014年省級“三公”經費決算數為8.52億元,比上年減少0.85億元,下降10%。這主要是各部門堅決執(zhí)行中央和省厲行節(jié)約、轉變作風的各項規(guī)定,壓縮、取消部分出國(境)團組,加強公務用車管理,規(guī)范公務接待活動,減少了相關支出。
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方面:2014年,經過積極爭取,在中央財政收入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中央共安排我省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2644.6億元,比上年增加103.7億元,增長4.1%。一是返還性補助214.2億元,增長1.5%。這部分補助是按照財政體制規(guī)定,根據我省相關稅收上劃中央的情況測算確定。二是一般性轉移支付1503.8億元,增長10.8%。我省均衡性轉移支付規(guī)模達到477億元,增長9.3%,增幅在中部六省中排第1位;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成為全國3個過百億的省份之一;18個蘇區(qū)聯動縣被納入革命老區(qū)轉移支付重點支持范圍,分配我省革命老區(qū)轉移支付規(guī)模達到4.3億元,增長了1.4倍;重點生態(tài)功能區(qū)轉移支付規(guī)模達到28.6億元,增加4.9億元,增量占到了全國增量的近1/10;對我省單獨設立了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建設補助,2014-2017年每年補助6億元,共計24億元。三是專項轉移支付926.6億元,下降4.7%,主要是中央將部分屬于地方事務的專項轉移支付劃入一般性轉移支付,以及2013年中央一次性安排我省的高速公路建設資金56.8億元2014年沒有再安排。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收入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省財政盡力加大對市縣的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等支出需求,2014年共安排市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2484.7億元,比上年增長15.8%。一是返還性支出143億元,增長7.2%。二是一般性轉移支付1308.5億元,增長11.8%。將中央安排我省的轉移支付增量全部下達市縣,并通過結構調整從省級財力中騰出30億元,支持市縣津補貼水平分別提高到2.7萬元和2.2萬元以上;下達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119.2億元,增長30%。三是專項轉移支付1033.2億元,增長22.7%,增長較快是因為省級新增財力主要用于對下補助,以及部分原列省級支出的專項資金直接下達市縣,改列市縣支出。
平衡情況:2014年,全省地方收入2262.8億元,上級補助2644.6億元,債務收入186億元,上年結余527.5億元,從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調入21.1億元,從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調入43.2億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總量為5685.2億元。全省支出5017.4億元,上解上級29億元,債券還本44億元,補充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111.9億元,調出資金等4.1億元,結轉下年466.7億元,支出總量5673.1億元。收支總量相抵后凈結余12.1億元。全省所有市縣都實現了收支平衡,沒有出現赤字。省級地方收入342.4億元,上級補助2644.6億元,下級上解54.6億元,債務收入186億元,上年結余193.6億元,從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調入7億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其他資金中調入0.7億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總量為3428.9億元。省級支出591.2億元,補助下級2484.7億元,上解上級29億元,債券還本22.5億元,債券轉貸105億元,調出資金等2.4億元(主要是按照中央相關政策規(guī)定,按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的3%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結轉下年193.8億元,支出總量為3428.6億元。收支總量相抵后凈結余0.3億元。
2014年結轉下年193.8億元,經認真審核,收回預算統籌安排6.6億元,主要是“三公”經費、一般性業(yè)務經費等行政經費結轉以及結轉兩年以上的資金,統籌用于2015年中央出臺的機關事業(yè)單位工資制度和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xù)安排187.2億元,主要是根據工程進度跨年撥付的建設資金以及需要據實結算的支出。
?。ǘ┱曰痤A算收支決算情況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425.6億元,中央補助59億元,上年結轉347.2億元,調入資金4.8億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總量為1836.6億元;支出1434.5億元,上解中央2.9億元,調出資金32.3億元,結轉下年366.9億元,支出總計1836.6億元。
省級政府性基金收入184.4億元,中央補助59億元,市縣上解10.1億元,調入資金2.3億元,上年結轉131.9億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總量為387.7億元;支出149.1億元,補助市縣120.5億元,上解中央2.8億元,結轉下年115.3億元,支出總計387.7億元。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數比執(zhí)行數增加7.7億元,主要是決算清理期間收入增加;支出決算數比執(zhí)行數減少3億元,主要是部分市縣根據決算情況進行了賬務調整。省級收支決算數與執(zhí)行數基本一致。
(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302.1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765.1億元,財政補貼445億元,利息、轉移收入等其他收入92億元;支出1116.9億元,其中,社會保險待遇支出1103.9億元,轉移支出等其他支出13億元,當年結余185.2億元,年末滾存結余1424.4億元。
省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10.8億元,其中,保險費收入137.2億元,財政補貼21.7億元,利息、轉移收入等其他收入51.9億元;支出139.7億元,其中,社會保險待遇支出126.9億元,轉移支出等其他支出12.8億元,當年結余71.1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12.4億元。
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決算數比執(zhí)行數增加56.3億元,支出決算數比執(zhí)行數減少3.5億元;省級收入決算數比執(zhí)行數增加15.3億元,支出決算數比執(zhí)行數減少6.5億元。收支決算數與執(zhí)行數不一致,是因為執(zhí)行數是根據基金前3季度收支情況來預計全年的完成數(社?;鸩扇〖緢笾贫龋?,而第4季度收支實際完成情況與預計數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年底加強保費清繳使得收入增加較多。
?。ㄋ模﹪匈Y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4.2億元,其中,利潤收入19.6億元,股利、股息等收入4.6億元;上年結轉0.2億元,可使用的收入總計24.4億元。支出23.5億元,調出0.7億元到一般公共預算,結轉下年0.2億元,支出共計24.4億元。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5.4億元,其中,利潤收入2億元,股利、股息收入3.4億元;上年結轉0.1億元,可使用的收入總計5.5億元。支出4.9億元,調出0.6億元到一般公共預算,統籌用于支持重大產業(yè)項目,支出共計5.5億元。
全省和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數與執(zhí)行數基本一致。
綜上,2014年我省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收入合計5943億元,支出合計7147.3億元。省級收入合計1279.5億元,支出合計863.2億元。
去年,預算改革作為財稅改革的首要任務,先行突破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全面推進全口徑預算管理。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全部提交省人代會審查,加大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統籌統管的力度。省級專項資金進一步整合到126項,比上年壓減51%,并調減了部分使用績效不高的專項資金規(guī)模。二是切實治理虛增收入行為。收入目標由約束性改為預期性,省對市縣的考核重點由以往的收入增幅改為收入質量,并建立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與市縣收入質量掛鉤激勵約束機制。在收入增速普遍放緩的情況下,全省收入質量總體穩(wěn)定,一些市縣主動“擠水分”,改善質量。三是扎實開展預算公開。省級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公開范圍實現了除涉密部門的全覆蓋,全面公開省級專項資金目錄清單,農林水、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8大類重大民生政策性資金的分配結果原文向社會公開,23項重大產業(yè)類專項資金實行制度辦法、申報流程、評審公示、資金分配、績效評價等全過程在主流媒體和門戶網站上公開,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四是嚴格規(guī)范債務管理。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湖南省政府性債務管理實施細則》,啟動債務風險預警機制,根據各地綜合債務率,對8個市縣給予黃色預警、4個市縣給予紅色警告。
總體來看,盡管財政改革和發(fā)展取得了新的成績,但與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當前“三期疊加”、經濟增速放緩的新常態(tài)下,財政部門準確把握調控政策方向、力度和節(jié)奏的能力水平還有待提高;各項改革接連實施,要趟深水區(qū)、啃硬骨頭,協調各方訴求、統籌穩(wěn)妥推進改革的方式方法還有待改善;按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要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機制,工作推動的進度深度還有待加強。2014年省級預算執(zhí)行審計情況表明,在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和財政資金使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對此,我們將認真分析,逐一整改。
二、2015年上半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
1-6月,全省經濟運行狀況和財政收支形勢總體上緩中趨穩(wěn)、穩(wěn)中有進,新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新的增長動力逐步增強,但經濟周期性和結構性調整的壓力還在持續(xù),企穩(wěn)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預算平衡壓力依然較大。
財政增收形勢一直緊張,但收入增幅逐步回升。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12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完成預算的53.7%。其中,地方收入1340.4億元,增長13.1%;上劃中央收入783億元,增長5.3%。分月來看,前期出臺的各項穩(wěn)增長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的效果不斷顯現,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暖、趨穩(wěn)向好,帶動財政收入逐月回升,6月底比1月底回升了12個百分點,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5個百分點。分結構來看,全省稅收收入1554億元,增長5.8%,主體稅種中,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4.1%、6.5%、2.1%、7.8%、12%;非稅收入569.4億元,增長23.6%,剔除按中央規(guī)定從今年1月1日起轉入一般公共預算的11項政府性基金外,比去年同期同口徑增長11.7%。分行業(yè)來看,金融業(yè)受銀行業(yè)收入大幅增加及股票交易市場活躍等影響,入庫稅收132.2億元,增長28.9%;成品油行業(yè)入庫稅收57.3億元,增長64.7%,主要是去年同期停產檢修、基數較低;卷煙行業(yè)受產銷不旺等影響,入庫稅收371.2億元,增長1.3%;房地產業(yè)受政策刺激影響,入庫稅收266.2億元,增長6.7%;機械設備制造業(yè)受重點稅源企業(yè)營業(yè)收入下降等影響,入庫稅收68.5億元,下降15.3%;煤炭、有色行業(yè)受量價低迷、壓縮產能影響,分別入庫稅收6.7、15.1億元,下降32.5%、20.7%。數據顯示,我省去產能、去庫存的壓力比較大,地區(qū)之間的走勢出現分化,很多傳統行業(yè)企業(yè)生產經營困難,與生產和經營效益直接相關的稅收增幅不高。今年后幾個月,全省經濟和財政收入有望延續(xù)好轉的態(tài)勢,但目前好轉的程度仍是初步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再加上可能全面實施營改增改革,要達到全年收入增長預期目標,還需付出艱辛努力。
財政支出進度明顯加快,重點支出保障較好。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省財政通過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盤活存量資金、狠抓預算執(zhí)行進度、加強國庫資金調度等方式,千方百計推動財政資金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和實際消費。今年上半年,中央專項資金下達比例達到91.4%,省級年初預算安排的資金已經下達80%,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共完成2562.3億元,同比增長1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8個百分點,中央和省部署的重大政策、重點工程和重要項目都得到了較好保障。分科目來看:全省農林水支出206.5億元,增長1.9%;教育支出405.9億元,增長21.6%;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56.8億元,增長14%;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427.6億元,增長23.4%;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44億元,增長26.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7.2億元,增長58.3%;科學技術支出22.8億元,增長7.8%;住房保障支出75.9億元,增長89.8%。為了落實工資和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省財政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統籌盤活存量資金,及時下達市縣均衡性轉移支付127億元,保障市縣在6月底前將調資補助預發(fā)到位。
今年是省政府確定的財政改革年,新預算法實施的第一年,以改進預算管理制度為重點的系列財政改革全面推進,不斷深化。根據新預算法,按照中央改革精神,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意見》、《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辦法,對改革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省級專項資金數量進一步壓減到98項,根據“一個專項、一個辦法”的原則加快修訂完善管理制度。印發(fā)《預算管理工作涉密信息目錄》,要求凡是涉密信息目錄之外的財政資金,都要向社會公開。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試編債務預算,研究制定支持鐵路建設的綜合金融方案,通過創(chuàng)新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鐵路建設。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出第二批52個省級示范項目。下大力氣盤活存量資金,嚴禁資金“趴”在賬上,騰出更多財力支持民生事業(yè)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劃分省與市縣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支出責任,建立穩(wěn)定的水利投入機制。選擇部分縣市探索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通過加大投入、創(chuàng)新機制,重點支持現代農業(yè)發(fā)展和精準扶貧。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服從并服務大局,牢牢把握穩(wěn)中求進總基調,審慎判斷,保持定力,精準施策,扎實工作。一是千方百計穩(wěn)定經濟運行。堅決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嚴禁以收入緊為由在落實政策上打折扣,嚴禁收過頭稅、寅吃卯糧,切實減輕企業(yè)負擔,幫助困難企業(yè)渡過難關。引導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yè),培育新興產業(yè),推進消費升級。扶持重點群體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營造良好的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環(huán)境。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鐵路、公路、水利、兩房兩棚、園區(qū)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切實守住民生底線。優(yōu)先保障城鄉(xiāng)居民醫(yī)保、低保等重大民生政策提標擴面,以及教育、就業(yè)、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發(fā)展資金需求,資金安排重點向基層、困難群體和革命老區(qū)、民族地區(qū)、困難地區(qū)傾斜。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事,壓縮一般性行政開支,“三公”經費“只減不增”。三是下大力氣推進資金統籌。重點推進農業(yè)、科技、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節(jié)能環(huán)保等領域資金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整合要探索可復制經驗。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關專項投向類似的要統一管理辦法,統一分配,結余結轉資金規(guī)模超過當年收入的30%部分要統籌使用,或補充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結余資金和連續(xù)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一律收回預算統籌使用。四是扎實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啟動2016-2018年中期財政規(guī)劃編制工作,在重大交通建設領域試編三年滾動預算。密切防控財政金融風險,構建借、用、還相統一的政府債務管理新機制,將政府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做好債券發(fā)行和存量債務置換工作,降低政府融資杠桿,減少舉債成本;綜合運用財政政策和金融工具,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創(chuàng)新重大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融資機制。建立省對市縣激勵與約束并舉的財政綜合考評機制,引導市縣提升財政運行質量和管理效率。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