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玲琍(左)、胡國柱(中)、殷翠平(右)正在駐地圓桌邊小坐。
紅網(wǎng)時刻新聞記者 張興莎 任曄 劉玉先 北京報道
3月6日晚飯后,在湖南團代表駐地三樓,代表們習慣了在茶歇區(qū)的三張圓桌邊小坐。聊天以下午審議的內容為引,又說開去。
“現(xiàn)在不少學校的孩子,中考焦慮比高考焦慮更甚?!?/p>
“我們上學那會,都以學一門技術為追求,而現(xiàn)在,都在卷分數(shù)?!?/p>
也是在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就是這場聚焦教育的聯(lián)組會,讓胡國柱、劉玲琍兩位代表在審議之外,又有了對談的新由頭。他們既是教師,也是家長,充滿碰撞的談話,很快引發(fā)另一位代表的共鳴。
“我的小兒子上6年級,過幾年也要面臨中考,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了‘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學位供給’,這讓我們家長群里的爸媽都高興壞了!”
從茶歇區(qū)路過,全國人大代表殷翠平瞬間挪不開腳,他從鄰桌拖了一把椅子,擠進了這一桌。作為一位父親,這場關于教育的討論,他沒理由不參與。
“近幾年,有的農村學校學生的數(shù)量,很快從2000名銳減到200名,而城區(qū)學校學位非常緊張?!?/p>
作為湖南省東安縣耀祥中學教師,胡國柱的經驗為討論提供了數(shù)據(jù)與理論支撐。他認為,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學位供給背后,不只是減負解壓,更標志著中國教育在走向更均衡發(fā)展的路上。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兩大舉措,都直擊了教育痛點。”聽完幾輪討論,殷翠平忍不住拋出了作為家長的觀點:報告提到的“免費學前教育”同樣意義重大。
說到“免費”,殷翠平嘴角微微上揚。他說,身邊有太多被“入園難、入園貴”困擾的朋友?;蛟S“免費”二字還釋放著另一種信號,是盡可能讓孩子們都站在同一線上起跑。
“教育的本質是要多關注孩子們成長的煩惱,我其實更關心他們是否快樂?!?/p>
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劉玲琍思考良久后才拋出觀點。她談到,知識確實可以改變命運,但如果能掌握一技之長,不見得是壞事,在建設教育強國的背景下,職業(yè)教育同樣不可缺少。
圓桌上的三人不論權威,沒有束縛,從政府工作報告延伸至縣中振興,從促進教育公平升華到打破階層固化思維,話題越聊越深。
晚上9點,胡國柱、劉玲琍在這場酣暢的交流中收獲頗豐,他們準備將圓桌討論的案例、數(shù)據(jù)、觀點盡快整理成文,所以迫不及待走向電梯回房。
殷翠平則趴在三樓欄桿上,再次掃視一樓茶歇區(qū)是否還有空座:“我想看看還有沒有其他領域的代表在討論,有時一次小坐提到的小事,對推動解決一件千難萬難的大事至關重要。”
相關鏈接:
來源:紅網(wǎng)
作者:張興莎?任曄?劉玉先
編輯:黃飛飛
本文為湖南人大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